造进入全球流行文化市场份额的机会。
在以往的半个多世纪,奥斯卡承担的就是这么一个职责。
正是因为这种公信力,才能够让全球的影迷和观众忍受三个多小时甚至四个小时的漫长时间,看一群电影从业者在台上说着这样那样的废话,等待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导演和最佳电影这些大奖的入围和揭晓。
但是近些年,好莱坞整体的电影工业已经随着美国工业的衰退而呈现出了下坡的趋势。
制造美国梦的有效讲述已经在他们本土内部破碎,而代表着美国主流社会核心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奥斯卡现在已经沦为了大公司、大资本财力与影响力的比拼结果。
甚至,这个以前代表着电影艺术奖项已经开始向社会舆论倾斜,为什么黑命贵和lgbt这些社会因素妥协,越来越远离于电影本身。
这样的奖项……还特么哪儿有什么说服力和公信力可言?
以前的奥斯卡属于是“外行能看热闹,内行能看门道”的电影奖,1998年被提名最佳影片的《拯救大兵》到现在都是战争电影的标杆,2003的最佳影片《戒王》是西幻史诗的终章,系列三部全球总票房共计29.2亿美元,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就连2009年因为政治正确选上去的最佳影片,主人公每次拆弹都让人神经紧绷的《拆弹》,也都还属于观众看得舒服,专业人士也喜欢的电影。
可是近几年来,这一类电影几乎从奥斯卡绝迹,选上去的都是特么什么玩意儿?
也不怪烂番茄这才刚出来,就被美国这边的网友们吹成这个样子。
“志哥,演员这边准备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在这边开机,咱们用不用拜拜关公什么的,整个开机仪式啥的啊?”
就在李有志这么想着的时候,一个粗犷的声音就钻进了李有志的耳朵。
放下手机,看着比直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