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很公式化的问道。
黄洪宪却先看了看周应秋,他对这個在鹿鸣宴上极力吹捧林泰来为诗宗的人,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而林泰来看到黄老师的神色,便主动说:“都不是外人,老师没什么不能说的。”
黄洪宪掂量了片刻,想起周应秋也算自己门生,这才开口说:
“今日前来,是听说了一些传言。礼部沈尚书为了让你不追究赵南星,许了你一个考官名额和一个吏部左侍郎?”
周应秋震惊的看向林泰来,这位同年还能过问吏部左侍郎的任命?
林泰来脸色渐渐冷淡了下来,反问道:“老师听谁说的?”
同时心里颇为疑惑,按道理说,这些事情知情人不多,应该传不到黄老师的耳朵里,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黄洪宪答话说:“是谁说的不重要,莫非真有此事?”
林泰来没有直接回答,一边在心里猜测到底是谁泄露给黄老师的,一边继续反问道:
“无论如何,这事与老师你没有关系吧?还是想替别人说项?”
黄洪宪的脸上显出了些许贪婪之色,“为什么不能与我有关系?
我现在是正四品少詹事,如果再当一次会试考官,资历就差不多了,然后可以晋升左侍郎。
看在师生关系上,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林泰来:“.”
这老师脑子都在想什么?难道自己让他能安安稳稳继续做官,还做错了?
历史上的黄老师在乡试之后,立刻就成了顶罪的炮灰,然后永远告别了官场,不过儿子后来做到了巡抚。
在本时空,按照与首辅的约定,黄老师本来也应该是这个下场。
但是因为自己借着赵南星大肆发挥,逼着清流势力签了城下之盟。
于是清流势力就不追究乡试的问题了,结果也不用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