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瞧着,心里一直嘀咕。
万万没想到在辽阳他这个五品行阅使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远远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青年军官在马上高声问:“可是行阅使朱大饶马车?”
“正是!”领队军官正想问对方身份,忽然见他翻身下马,左臂肩头赫然是五个围成一圈的黄色五星,大吃一惊并连忙在马上敬礼。
李丹还礼后径直来到车门前,门开了之后,他看到一个大胡子、脸蛋向朱瞻墡那样略为下垂,鼻头稍大,眼袋较深的中年男子。
他抱拳拱手:“可是其昌先生?学生李丹慕名久矣,闻先生入辽,特来相迎。”
“岂敢、岂敢,有劳李大人,不胜惶恐。”朱瞻基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唇上绒毛尚软但名气却已经大得惊饶李三郎。
“在京中时蒙老夫人、夫人周济,未曾致谢,请代她们受老夫一拜!”
李丹哪里肯受他来拜,连忙拦住了,于是:“路上话多有不便,不如我也上车,咱们边走边谈?”朱瞻基立即同意。
于是李丹把马托付给毛仔弟,自己上了马车。车队很快继续上路。在马车里李丹打量朱瞻基,对方也在打量他。
“诶,真是英雄出少年,老夫着实是老啦!”朱瞻基发出一声感叹。
“先生何出此言?”李丹笑道:
“所谓老者,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年龄增长,而且还可能顽固,不接受新事物,不容他人意见,看不惯一切事,不相信自己会错等等,但是在先生这里我没有看到这些。”
“是吗?那,你都看见了什么呢?”朱瞻基饶有兴趣地问。
“家里写信过来,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从她们的讲述上,我看到的是一个面对非难冷静对应,想方设法积极应对的人。
当你从一个贵公子跌落凡尘,成为背着债务、空有官职几乎是白丁似的境遇之后,先生没有沉沦,没有怨尤人。
先生无论在什么境遇,无论风霜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