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介事地讨论起该给李丹和救场的潘畅什么赏赐和赐封的事宜,完全不顾皇帝的尊严和感受。
还是刘太监重重地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们兴致勃勃的即兴表演,不然赵拓真怕自己忍不住会下旨揍这群笨蛋书呆子一顿不可。
结果这还不算完,礼部侍郎苏大人出班发言,认为现在仗打赢了,应该趁机议和,让那些克尔各人老实地回到自己地盘上去,也让军队回返自己的驻地。
皇帝一听这个话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但他并未立即表态,而是静静地看着下面的臣子们,看他们如何表演。
结果不出所料,很快众人立场就泾渭分明起来。扬中为首的少壮派坚决要求打下去,将也必汗的野心打得再也不敢抬头为止。
而谢敏洪的江南派主张立即议和,不能让辽东那荒蛮之地拖累朝廷。
荆湖派在郑寿带领下反唇相讥,说战争国债发行了那么多,现在刚刚小胜就收兵,引起市场惊慌国债大跌怎么办?那以后国债哪里还有人敢买?
况且答应商人们的事情都还未能兑现,这个时候主动议和,不但有失朝廷颜面,而且还会失去信誉,将来再想让商人们赞助就难了!
不过荆湖派倒是同意将李丹调回,理由是他毕竟年轻,做事过于大胆,时间长了恐怕尾大不掉。
赵拓怎么也没想到一场胜利居然变成了对战争收尾工作的讨论会,他的雄心还未展开就要被告知收回翅膀。皇帝冷冷地告诉大家:
「请诸位爱卿回去仔细认真考虑,写成条陈奏来。」然后说声退朝扬长而去。众人这才注意到皇上不高兴了。
但郑寿以为那不过是小孩子正玩得兴起,被家长收了玩具后的耍脾气,根本可以不予理睬。
韩谓、郑寿的态度引起了孙凎的不满,他退朝以后直接在玉台上指责二人欺君,并警告他们不要太过分。
韩谓大怒,被老成的郑寿紧紧拖住才没有发作成功,孙凎也被闻声赶来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