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工、金工、革工、玻璃工,有专门的人设计和制造这些垫子、杯子、蜡烛、灯罩等等。
造一辆马车周围就有上千人为它做事,所以马车卖出去,这上千人都能养家,他们就不会去从贼,不会成为流民。这道理,殿下听明白了吗?」李丹尽可能讲得通俗些。
密云睁大眼睛点头:「哎呀,原来这里面有好大一篇学问呢!三郎何不写出来让天下人都明白,这样也许就会有更多人效仿你。
哦,不对,这是你自家挣钱的秘密,不好告诉别人,对不对?」
李丹哈哈大笑:「公主啊,可不是这样的。诚如你所言,这个道理利国利民。虽然有不少文官认为商人误国、逐利者鄙。
但这是为天下人指明富国强兵的道理,我写出来自然可以。与天下的富足相比,个人私利算得了什么?
只有百姓生活富足,才能实现国家的富有和强大,我自己的生意也才能做大。
这就像养在池水里的鱼儿,池子大了鱼才能长,若只让它生活在一碗清水里,它永远成不了江海中的大鱼……!」
听他侃侃而谈,两人逐渐没了最初的尴尬和拘束,密云发现这个高高壮壮的家伙蛮有意思。
他不但知道好多自己没听说过的事,还懂很多自己没听过的道理,亦文亦武,既有腼腆也有豪爽,和自己见过的兄弟、师傅都不同,有那么一种……说不上来的奇怪。
两人聊得逐渐热烈起来,由马车聊到泰西,又聊到泰西的许多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
「什么,你那里有泰西人?怪不得你知道这么多事情!他们长什么样?」密云对此相当好奇,在她看来能跑上万里路来中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殿下,其实泰西人古来有之。唐朝他们就有跑来传教的,只是人数很少而已……。」李丹兴致勃勃地正要继续说下去,忽然外头有个侍女的声音道:
「殿下,定王千岁命人传话,断后的人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