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就是在车顶上。
要看?
那就单独拿车厢壁或者车顶独自看。
朱元璋与朱标各拿着一部分,看得十分认真。
“这是什么东西?”手标手里拿的是车顶,他指着车顶上的横架问楚泽。
楚泽扫了一眼,答道:“这是货架。”
“这里不是有放货的地方吗?”朱元璋指着货厢问。
楚泽答道:“这种敞篷的货厢,一般是用来运输矿物之类的大物件的。而这些货架,是用来放随身的物品的。还有这里,如果嫌随手带着东西麻烦,还可以办托运,把东西交给铁路运营官方,让他们统一运送。等到下车时一并带走。”
楚泽说完,朱元璋摸了摸下巴。
“这听着还挺不错的。”他喃喃嘀咕。
声音不大,但也足够他们都听清楚。
朱标深以为然点头赞同。
“那这些呢?”朱元璋又指着其他的配件问。
楚泽一一解答。
朱元璋越听,对火车越是喜爱。
照楚泽这么说,一节厢内,至少可以装百十来人,还有一次性可以装几吨的货厢。
那往后他们派兵打仗,或者运送粮草,岂不是轻轻松松?
打仗,粮草最是关键。
一但可以保障,他们就等于占了一半先机。
再加上源源不断送达的兵力与武器。
“对了,送信用它速度如何?”朱元璋再问。
楚泽想了想,答道:“那得看是什么信,普通的家书往来信件,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是比较重要的情报,那咱还是建议用之前的传递方式。蒸汽火车的速度,到底比不上快马。”
朱元璋脸上闪过一丝失落。
接着,他便又听到楚泽不急不徐地补充了一句。
“当然,如果往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