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在798这间提前启用的放映室里灯光亮起,李唐如释重负般的松了一口气。而坐在旁边的张一百带着一种紧张且兴奋的表情迫不及待地问道:“李老师,您觉得怎么样?”
这是《开往春天的地铁》的粗剪版本,一共长达两个半小时,因为还有没有配乐和旁白的关系,看起来有点冗长吃力。
不过总体上来讲还算不错,多个人物视角的切入方式,大量的闪回。李唐不知道这是不是张一百借鉴程尔在《第三个人》中的剪辑手法,但从叙述方式上来说,没有程尔那般夸张,显得别具一格,跳脱而不拘泥。
李唐点点头道:“挺好的,就是剪辑方面最好再紧凑一些。呃……另外进度方面也要抓紧,七月下旬之前必须要把片子送出去。”
工作室这边已经和mk2方面接洽好了,七月下旬是威尼斯电影节报名的最后截止日期,只要把名报上,拷贝送过去,mk2方面能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审片团队面前,在入围方面尽最大的可能开绿灯。
其实每年都有上千部影片报名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但总会有沧海遗珠,毕竟电影节审片团队不可能,也没有时间会仔细去看每一部影片,所谓新人导演除非有专业人士推荐,不然很难出头的。
比如当年贾科长的第一部长片《小武》,当年以录像带的形式直接寄给了柏林电影节的鼓励新导演的论坛单元。中间隔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迟迟没有回音。后来据论坛单元主席格雷戈尔的回忆,当时他和他的选片团队看了几部影片,正准备回家,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还未拆封的邮件,寄件地址是京城电影学院。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北电,哦,表演系不算,北电就当时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亚洲最顶尖的培养电影人才的大学。
正因为寄件地址是京城电影学院,格雷戈尔先生估计是一部学生作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