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萧荀提醒着:“诗人最忌讳的就是速度,你可不能为了速度而滥竽充数。”
这时,萧清月却说道:“爹,薛公子有这样的能力,你放心吧。”
“好,既然你说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你念。”萧荀倒要看看这薛牧能想出怎样的诗词出来。
只见薛牧淡定的说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上半阙念完的时候,正在抄写的萧清月嘴角便笑了起来。
因为光听上半阙就已经是一首很不错的诗词了。
坐在椅子上的萧荀也皱起了眉头,细细地琢磨着。
薛牧则是一口气把下半阙念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念完之后,场上多了片刻的宁静。
一是萧清月沉醉于薛牧的诗词赏析中。
二是萧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是的,他打脸了。
这薛牧创作的这首词,真的很不错!
薛牧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反应。
他也觉得正常。
毕竟这可是辛弃疾写的词。
能不好才怪了。
萧清月这时看一下萧荀,问道:“爹,您觉得如何?”
萧荀站了起来,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上下打量了一下薛牧后,最终说道:“后生可畏啊,薛公子,还希望我家月儿能够在您的教导下,让她的文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萧清月兴奋地问道:“爹,这么说的话,您同意了?不用再考第三道题了。”
萧荀乐呵地笑了起来:“不用了,你爹我阅人无数,这两首诗就足以打败天底下九成的文人,我相信薛公子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薛牧也给萧荀一个台阶:“晚辈能够来到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