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投资,大明商品自然就无法攻占本地市场。
商品的定价权,是要考虑运费的。
如果从大明本土制造完毕后,运去世界上,那么运费成本就非常高,再加上关税,那成本就非常高了。
必须得去当地建厂。
比如可乐厂,一罐卖两元钱,如果从大明灌装完毕,运去大洋洲,运费就超过两元钱了,纯属赔钱的。
必须得在大洋洲各地建可乐厂,这种低端商品就是这样的,赚的就是一个辛苦钱。
与其说赚一罐饮料的钱,远不如去开拓资本市场的雄海。
大明百事和可口两家皇企,确实在资本市场上披荆斩棘,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现金流国家。
两家可乐公司,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最早开发出来的,是世祖皇帝。
也一直是皇企。
也是老皇帝的遗产之一。
按理说,这两家可乐公司背后的控股人,是天下百姓。
近三十年来,各国都出现了替代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料品牌,试图抗衡可乐市场的蓝海。
张居正的意思是,收购其他可乐品牌,全都变成两家公司的子公司。
收购的核心目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让竞争对手消失。
这几年也确实在这样做。
两家公司的做法,说起来很不要脸。
因为两家公司注册时间早,所有配方都是注册过的,从大明的法律来说这个配方是必须得到法律保护的。
两家可乐公司有权利告市面上所有仿造品。
在其他公司没做大做强之前,两家可乐公司视而不见,等他们做大了,就一纸讼状,把这些公司告上法庭。
全世界通行的基本都是大明律,各大藩国都是在大明律上进行删减。
所以,两家可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