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都是指挥几十万大军,双方参战大军在150万左右。
在这一点上,宪宗皇帝强于太宗皇帝。
但时代不一样,战争环境也不一样,不能这样直接纵向对比。
反正朱见漭死了之后,他的口碑直线飙升。
翻过年,就是弘治年了。
弘治元年,大明经济陡增,各国恢复贸易。
在弘治三年时,基本恢复成化七年时的盛况了。
也在弘治三年,勒拿河引水工程宣告成功,山西、热河、河北解决了缺水难题。
世界也恢复了平静。
但小摩擦仍旧不断。
各国都开始了积蓄军备,筹备世界大战。
大明也开始囤积资源,大明带头,世界自然开启了能源竞赛,全世界都在玩命似的囤积能源。
能源价格卖得极高,明元可就水涨船高,越来越值钱。
明元升值,朝廷肯定要多印,抽水呀。
全世界的资金都往大明涌。
顿时让各国出现钱荒,导致通货紧缩。
大明虚高的币值,变成了水,涌入市场就变成了泡沫,等于人为地制造危机,不过,当前还是虚假繁荣阶段。
而弘治五年的大明,财政收入实现了三级跳,是成化五年的四倍,景泰七十年的二十一倍。
大明繁荣到了极致。
工资疯狂涨,房价疯狂涨。
已经出现月入过万不值钱的诡异现象。
这个时候,无论景泰朝还是成化朝,都应该抑制通胀,降低市场上的热度,用金融手段收回市场上的热钱。
可朝廷却在吹大泡沫。
让市场上的钱,变得更加不值钱。
大明经历了最辉煌的四年,最富裕的四年,最繁荣的四年,前所未有的繁荣,也是后世看电视都无法理解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