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吗?”
朱祁钰问。
陈文去看耿九畴,耿九畴微微颔首,低声道:“户部统计的人口,比陛下说的还多。”
怎么这么多人啊!
陈文有点发抖:“陛下,哪来这么多人啊!”
朱祁钰面露苦涩:“朕也不知道啊,朕出京之时,以为隐户也就三千万,总人口八千万而已。”
“现在翻倍了。”
“你想想,若1.6亿吃不饱肚子,起来造反,大明能剩下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陈文和胡濙小声商议,胡濙分析人口暴增,是赋税减免造成的,还有就是皇帝重医,民间医药发展,新生儿存活率增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夺了土人地盘,土人变成了汉人,北方游牧诸族变成了汉人,还有朝鲜,这些人就超过了千万,他们的新生儿加在一起,就得有两千万。
“陛下,经商只是富了一人,不如发展工匠。”陈文提议。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自古以来华夏把工贬到最低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工业革命不可能诞生的核心原因之一。
“工匠多了,也没有活儿呀,还是养不活这么多人口。”
马文升道:“不如把人都移走。”
“你移得越多,生得越多,百姓担心断子绝孙,一定会多多生孩子的。”陈文道。
这就是个死结。
朱祁钰摆摆手:“工匠的地位,必须要提升。”
“不止工匠,以前下九流的从业人员,地位都要提升。”
“只要能养活百姓,让百姓吃口饱饭的行业,都是好行业,中枢都要支持,不准歧视。”
“尤其是工匠。”
“诸卿看到钟楼了吧?这就是机械的功劳,而朕认为,机械会占据未来的主流。”
“各行各业,都会因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