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除了于谦,大明没有其他人能用。
于谦就在等这个机会,他并不着急。
他当然不需要揣测皇帝的心思了,因为出现国战,只有他于谦能指挥,不管皇帝愿不愿意,都得他上。
大明扩张,就一定会出现国战。
也许在西边,也许在南边。
于谦的兵法汇编,还有水战、海战的兵法,他将明以前的所有兵法书籍都读了。
还招揽一批学生,有讲武堂的,有国子监的,还有宫中侍卫,一边编纂,一边讲解,零碎小活儿则由学生去做。
这个主意还是皇帝给他出的。
他把自己编纂的兵法,送到南京,让皇帝审阅,皇帝给他提的意见,他欣然接受,还筵请朝中打过仗的将军一起。
他心知肚明,皇帝在安他的心,告诉他朕虽撤了你首辅之位,却从未怀疑过你。
这些入了他的门的人,以后可就天然是他的人了。
显然皇帝允许他立山头,允许他做军中第一军头。
皇帝的允诺,给了他巨大希望。
兵法汇编,要成为类似寰宇通志这样的大部头巨著,作为主编人于谦,怕是要凭此书,列入兵家名普,当代兵圣。
非但如此,皇帝还诏令四夷馆,将西夷的兵书快些翻译出来,送给于谦,让于谦遴选,好的也编入这本书里。
足见皇帝对这本兵法的重视。
“大人,有客造访。”
于康带兵南下了,于谦还是家中老仆照顾。
于谦放下笔墨,让学生们继续研读,他则出了学堂,穿行几座小院,来到正房。
为了方便于谦编书,皇帝特许,将他家几处院落改成学堂,就在邢国公府里面编纂,省着于谦来回奔波。
正合于谦之意,他在家里舒坦。
看到访客,他微微吃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