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孙子是杨修,出身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史书也不知道是他后人鼓吹的,还是真的那么厉害?反正有待考证。
东汉的名臣,怎么看都有点华而不实。
这些世家大族的人才,有真才实学的倒是真不多,吹牛都是个顶个的好手。
像桓荣、班固,又非治世之能臣。
“班固是文史大家,桓荣是儒学宗师,那卓茂的政绩究竟是什么?朕反正没看到。”
朱祁钰道:“朕看东汉没有名臣,不录了。”
“陛下,您欲根治黄河,东汉王景是治水名臣,不如请他入文庙?”姚夔道。
王景是水利专家。
朱祁钰斟酌道:“王景除了治水外,没有其他功绩呀,令治水司在王景修过的水渠旁边,建庙拜祭即可,入文庙不够格。”
“看看东汉的名臣水平,连破个黄巾,都是盖世名臣了,在华夏长河里,黄巾起义,实在太渺小了,就不比楚汉争霸,就比三国名臣武将再看看,差得太多了。”
朱祁钰也取消了卢植、黄琬等人的入庙资格。
那就看三国了。
三国名单就太多了: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陈群、华歆、张既、钟繇、杜畿、满宠、董昭、刘晔、蒋济、王肃、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步骘、顾雍、虞翻、薛琮、诸葛恪、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邓芝、黄权、法正、庞统等等等。
人选实在太多了!根本写不过来,都是实打实的,起码水分小。
入文武庙的人也是最多的时代。
但有争议的人也很多的,比如郭嘉、贾诩、程昱、诸葛瑾等人,能不能进文庙?
“陛下,程昱虽是文人,其实他是统兵之将,就算入庙,他也该入武庙,而非文庙。”
“郭嘉虽善出奇谋,但功绩还是偏少。”
“贾诩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