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五百零四章:悲喜各不同、开始上工

第五百零四章:悲喜各不同、开始上工(3 / 5)

时间出来聚一聚。

这个提议到是不错,可惜韩立收到的时间太晚了,这些韩立都逐一回信说明情况。

韩立打开的最后一封信是他在陕北插队的同学田晓霞,当初她写信求助的时候,韩立不但给对方汇过去了二十块钱,还寄过去了一大块很肥、很肥的腊肉。

可惜在今天回四九城的同学里面没有见到她,不过等韩立打开信以后就知道对方过年的时候为什么没回来了。

这个事情要是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穷”,要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穷生奸计”。

田晓霞在陕北插队的村子叫做苦水村,这个村子自古以来就缺水,可以说是陕北地区干旱区中的干旱区。

天时、地理都让苦水村变的无比贫穷,在这里的人们也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人们的一切作息安排都根据天色,因为整个村子里面别说手表了,连一个普通的计时工具都没有,可以说是真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她在这里吃的最多的就是汤,白菜汤、土豆汤、萝卜汤,喝点带油花的汤就算是改善生活了,为此在这里时间长的老知青还专门编了一段顺口溜。

知识青年爱喝汤,早晨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洋洋,晚上喝汤照月亮,喝汤喝的肚儿涨。

苦水村别说电灯了,就连煤油灯和蜡烛都很少有人舍得用。

而且这里住的都是窑洞,外面还亮着呢里面已经黑的看不清楚东西了。

为了省点煤油,大家晚上吃饭的时候会端着碗走出自家的窑洞,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扯着家长里短,但是这里的风沙太大,很多知青根本享受不了这个待遇,她们宁可在屋里面摸黑吃饭,也不乐意在外面吃一嘴的尘土。

这里因为太穷、而且路非常的难走,她们中间很多人连附近的县城都没有去过。更不要说吃过什么好东西了,所以苦水村大部分村民都坚持认为酸汤饺子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