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地理摆在这里,和交趾一样,就穷不了。
而且他还有个【自由贸易】的天命。
不去南洋找乐子,简直浪费。
如果真能用贸易,控制住南洋诸国的经济命脉,原材料生产地就有了。
再说了,现在大汉的国都在琼州,离南洋极近,决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要是等以后迁都长安了,对南方的管控力度,未必还有这么强。
“海上?往南走?”
这倒是群臣都没想过的事情。
就算是世家大族,所谓的海贸,也只是借着南海、东海的水路之便利,进行沿海贸易。
海上风浪大,走远海谁都不知道能不能安然回归,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群臣一阵讨论。
萧元常心里有了注意:
“陛下,若是要走南洋,势必要由朝廷组织商队。”
“可商贸都是些低价高卖,囤货居奇,投机倒把之事。”
“民间做些买卖,朝廷收取税赋尚可,可若是由朝廷出面.”
商业是末业。
不像是孝武皇帝之时,即使开设丝绸之路,也只是朝廷税收的一部分来援。
现在的大汉,如果要进行海上丝绸之路,必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多加重视,说不定会成为主要税收。
影响总有些不太好,地都没耕明白呢,就做生意?
毕竟自高皇帝之时,就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乘车,不得购买土地。
还必须与奴婢一样,加倍交算赋钱。
到孝武皇帝时,还恢复了秦朝的谪戍制度,将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子孙都列人征发对象。
而现在皇帝这么看中商业,实属有些叛逆了。
薛嘉也是咳嗽两声,谏言道:
“陛下,修生养息还是应以农业为本。”
“走海上丝绸之路下南洋,风浪滔天,能收获几成,是否能如西域丝绸之路一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