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院长年薪等给予“专项”财政补助。并通过医护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合理配比,达到了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激励和劳动价值的认可。另外,医院管理也更加规范,红包一律不准拿,同时还设置‘药品节约奖’,住院部护士的年薪从3、4万涨到了7、8万,护士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态度也自然上去了,公立医院处处新风。
亮点二:上下联动,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95%的医保报销比例对千万人口的城市史无前例!建立医共体的初衷,即是为了解决长安市无序就医、资源利用不科学的问题。三级医院“吃不了”一床难求,群众意见大;县区、社区医院“吃不饱”,资源浪费,医务人员不满意;病人留不住基金吃紧,主管部门压力大。这些难啃的“骨头”随着医共体的建立、分诊诊疗的实施,彻底得到解决。
长安的医改路是自己闯出来的,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长安市情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是一条真真切切惠及千万长安人的模式。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长安这座历史名城正在向建设“新时代长安,健康之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官媒的肯定,给长安医改新政的火热浇了一把油,直接火出了天际,一发不可收拾,医改成为全国性话题。
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长安:建立医共体”为题的单条新闻报道了秦省长安市在推进医疗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组建医共体、推进分级诊疗、提高报销比例的经验做法。那么,长安医改到底改了些什么?新华社的报道:
有人说,大医院无异于基层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梦魇”——在大医院的“虹吸”效应下,不仅邻近地区的患者“舍小求大”“舍近求远”,而且医生也纷纷出走,因此对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大医院就像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长安市医改下,95%的报销比例、分级诊疗等,让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