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获成功之外,看不出它有任何异常之处,在仅仅一年之后拜尔公司就将海洛因销往了20多个国家,其中主要是销往美国。
早在1902年时海洛因的利润就占整个药品行业的5%,而随着销售量急剧增长——1898年为45公斤,10年之后达783公斤,因拜尔公司并未得到海洛因的专利(这种物质在科学文献中已经广为人知),于是其它公司也加入了这一赚钱的生意:桑多兹公司、霍夫曼.拉.罗赫公司、勃林根公司、格阿公司以及克诺尔和梅尔克公司。
然而,在这个时空当中,这些公司贩卖的海洛因还仅仅只是属于化学合成阶段,绞尽脑汁的化学家们在一边为了能够研制更加有效并增大产量的化学方式外还在找其他近似的物质,可惜的是这些化学家们的目光从来没有放到鸦片的提纯上面。毕竟,灯下黑的理论就是为了形容这种事情的。
而作为此刻在巴达维亚城中鼎鼎大名的徐氏橡胶园位于巴达维亚城外西南五六里的地方,外表并不起眼的园子外围只是用木板竖在哪里,可是只有进入到园子中才会发现在木板的里面却都是以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墙。
没有人知道这座崛起才三年的徐氏橡胶园的主人徐立恒名下有多少财产,可是只从那每日络绎不绝的进出徐氏橡胶园大门的客人身份就能看出一二,上至荷兰王国派驻在巴达维亚城的最高行政长官马格拉比勋爵,下至巴达维亚城各个城门处的荷兰卫兵或者是码头上的经理负责人等等都是这家徐氏橡胶园的主人徐立恒的座上客。
同样的更没有谁知道徐立恒是从哪个山旮旯里面冒出来的,按照徐立恒在巴达维亚城中进行交际时的声称,这位徐氏橡胶园创始人来自于民国成立后的一个小军阀,只不过在兴业集团的老大进行秋风扫落叶的统一之战后,徐立恒的主辈们所建立的家底子全部犹如那狂风中的柳絮一样,飞到了九天开外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