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欢呼吧。我们将拥有一位不错的指挥官,柳德米拉少校是我在土耳其战场的上级。他很能战斗。虽然我即使活到最后也要被罢黜职务,但这没有关系。
伊莲娜,亲爱的,这一仗结束后我就会回到奥伦堡。我们一家人在不久后就能团聚在一起了,祈祷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吧,我一点都不愿意再跟中国人打仗了。
爱你的米洛舍维奇。”
仓皇退缩中的尼布楚俄军,指挥官米洛舍维奇大尉在暂且安定的营地里,向自己远在万里之外的奥伦堡的妻子写一封信。
他不知道这封信会在什么时候才能传送到奥伦堡。但这总是个寄托。
沾好信封口,米洛舍维奇派人快马向着赤塔赶去。他现在不需要柳德米拉的救援,而是希望柳德米拉能够真的做好了准备。而至于这封信,则只是一个小小的附带。
赤塔。
这里本北方游牧民族的聚集地,17世纪被哥萨克占领,的签订让这里的整块地区都归宿了俄国。这里的原住民是布里雅特蒙古。一个与其它蒙古族一样,祖祖辈辈都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的,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民族。
这里是沙俄农业和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信奉藏传喇嘛教,这一地区有十多座大小不一的喇嘛寺。总共生活着近万布里雅特蒙古人。
从赤塔再向西的外贝加尔,就是布里雅特蒙古人的最大聚集地。其人口比重占据了整个外贝加尔省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
作为最初的军事据点,到军政统治中心。再到现在的商贸、商业中心。二百年里赤塔更换了好几个定位。这些定位都没有让赤塔的城防有半点的增长巩固。但战争猛然来临的时候,赤塔的弗拉米基市长和柳德米拉少校,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汇集本地最大数量的男人。发放线膛枪在内的全部库存军火,发放子弹、火药。
“我指挥的是一支士气低落的乌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