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炮台,及至天明时,川沙民军已经汇聚超过了三千人。
消息被传到上海城中,淮军在上海的大boss丁日昌怒火攻心,气极而厥。丁日昌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原时空里他在今年的八月份里就已经辞官归乡了。但是现在,丁日昌依旧在上海为大清站最后一班岗。他的老家在广东,丁日昌是有家也不能回啊。醒来后的丁日昌连忙调集淮军和上海练军进攻川沙。却根本不知道昨天船就到了吴淞口的两艘秦军战舰乃是真真切切的运输船,大批的枪炮在这两天里已经给运到了川沙。
而川沙民军的军官和骨干全都是秦军的精锐,其余士兵也都是上海站这些年来笼络在手的心腹。这些人大部分是斧头帮、工友会的人。忠诚是可以打满分的!
这些年中也有过一定的军事训练,特别是川沙民团组建起的这一年时间,王元斌、田午等人以轮换、轮转的形势,将这三千人是里里外外都训练了一遍。这些人拿下真枪真炮以后的战斗力,说跟正规的秦军比当然还有差距,但也不逊色新兵营出来的新兵太多。
但是不巧,第二天秦军的主力舰队就赶到了吴淞口。大批的后勤运输舰直接在川沙临海的码头停靠,虽然川沙临海的码头很小,一次只能让两艘运输船靠岸,但这也够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整整两个营的秦军鱼贯而下,还借枪炮齐全。只此力量,秦军在陆地上就有了跟上海淮军一较高下的本钱。
而吴淞口,又一场舰队与炮台间的较量开始了。一边是石屑横飞,一面是翻江蹈海,炮台塌方的声音与滔天的海浪声交杂在一起,谱写了这场炮战的乐章。
罗卓云是淮军的老炮手了,当年推着小炮跟着李鸿章征战苏杭,在淮军已经呆了小二十个年头。但他大字不识几个,所以干到现在也只是个队官。
炮战进行得异常激烈,不时有秦军战舰打出的炮弹落在他所在的炮位——吴淞口西炮台。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