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穿越1862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发酵在秦军当中的军事变革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发酵在秦军当中的军事变革(4 / 5)

了迫击炮组的初时阵地。最后一一阐述着自己对这一战的设想和感悟。

刘暹自己虽然只是个伪军迷,但是在后世只是常识性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是极具前瞻性的军事理论。尤其是19世纪后期,武器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的当时的军事思想,在这个军事思想与武器发展不协调的年代,他捣腾出的这些东西,对秦军,对中**事上的崛起,都有着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而且最难得的是,现今西方各国的军事将领们,主要当权者还是排枪击毙时代走出来的老人。这些人脑子深处刻印着老旧的军事观念,没有真正的战绩,是很难让他们改变观点和头脑的。

这也是刘暹愿意将陆战大队光明正大的亮出来,露一露自己实力的主要原因。因为他清楚,这些不伦不类,极度不完善的军事理论,并不能引起西方军事届真正的关注。这还不如当初打日本时的那一场血屠呢。四十挺重机枪的威力,比这些东西更能引来西方人的眼睛。

原时空历史上,从甲午战争一直到日俄战争再到一战初期,步兵战术虽然已经抛却了排队枪毙时代的紧密队形改为散兵队形,但作战时这种散兵队形依旧非常紧密,甚至有的时候士兵的间隔只有两米到三米,宽松的也不过五六米的间隔距离。各**队运用这种战术,一直到一战中后期机枪横行,巨大的伤亡,残酷的现实,才迫使的双方慢慢改变。

而在此之前,重机枪的展示并不乏例子。比如英国人在非洲,五十名士兵用重机枪屠杀了一百倍于此的祖鲁人。以及日俄战争的旅顺之战,乃木战神的精神胜利法的结果,最好的阐述了火力密度的重要性。人命是拼不过子弹的。但西方军事届的巨头们改变了吗?没有。

一直到一战后期德国人开始运用小规模部队的渗透战术,才算是真正找到了适合于战争的进攻方法,这也使得冲锋枪等武器登上了战争的舞台。

而现在呢?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