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玉石勾好模样之后,便被这老人拿到一些机器上进行雕琢,很快,一个大概的弥勒佛形态。便被琢磨了出来。
只不过。现在有了形状之后。之前画在平面玉石上的毛笔轮廓已然看不到了,这一次,老人再次拿起细细的毛笔,在这个立体的玉石轮廓上画上了细节。以便于进一步雕出立体的形状。
在古老的一些介绍下,陈逸不禁对于琢玉一些主要的工具,有了最为基本的了解。
据古老说,这只不过是制作小件玉器的工具而已,如果制作大型玉雕,那么自然无法使用这些机器。
在机器上每一次的琢磨和修整,都用了不同规格的工具,让陈逸不禁有些大开眼界,如果他不来到这里观看的话。对于玉石的雕刻,根本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刚才的琢磨出轮廓,只是玉器的粗雕,而接下来便是细雕,只不过据古老介绍。粗雕比起细雕来更加的重要,因为这不是绘画,画错了还可以撕了重画,玉料一旦雕琢,就很难回头,粗雕可以说是整个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础,如果在粗雕上出了错误,那么这块玉石,就算不废,能够利用的空间,也是非常的少了。
粗雕出轮廓,细雕便是对玉石造型进一步的精细勘划,使表现的图画从粗雕的轮廓状态,进入精确塑造出真实,逼真,有动作,有表情的细微雕琢过程。
其中在琢磨修整形状和细节时,拿到机器上的次数,无法计算,每一次都要进入观看,然后再继续雕琢。
陈逸不禁有些感叹,玉雕工作比起绘画更加的需要耐心,否则,一旦有一个地方琢磨错误,那么之前的工作,就全部毁于一旦了。
这老人的动作十分的熟练,那不断旋转的机器仿佛长了眼一般,很快,整块玉石从轮廓状态,已然变成了一个张开笑脸,挺着肚子的弥勒佛。
这个过程,也让陈逸看的有些惊心动魄,在修磨脸部的细节时,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