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忠一听李贞之言中暗许了己方的请求,立时大喜过望,忙不迭地起了身,躬着身子道:“娘娘不曾有其他交待,只是说但凡殿下有命,我青海一地莫有不从。”
“哦?”李贞只是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却并没有任何的表示。
“殿下明鉴,我父王对娘娘一向爱重,凡我青海一地之军政要务皆与娘娘相商,但凡娘娘有话,我父王莫有不从者,我兄弟二人也仰佩娘娘之智计,从不敢违,此情此心,绝无虚言。”慕容忠偷看了一眼李贞的脸色,紧赶着解释道。
李贞手中的“旭日”在吐谷浑中也安插了不少的钉子,别的不说,在弘化公主陪嫁的随员中就有着“旭日”的人手在,对于吐谷浑的局势李贞自是了如指掌,也知晓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王庭中的强势地位,倒也用不着慕容忠来多此一举地解释一番,至于弘化公主说别无所求的话,李贞却是全然不信的,无他,所谓的无求实际上不过是所求甚多的意思罢了,就是要李贞看着办而已,对于此点,早习惯了讨价还价的李贞心中又岂能无数?
“这样罢,尔父子既愿助本王一臂之力,本王自也亏不了尔等,若是能依本王一件事,本王可允诺青海一地之客商畅行安西无阻,此外,尚可在朝廷给尔等的年例上再追加三成,这三成便由安西出好了,尔以为如何?”李贞斟酌了一番之后,沉吟着说道。
吐谷浑说是内附了大唐,可实际上那都是名义上的事儿,除了每年进贡些不甚值钱的小玩意儿意思意思一番之外,其实并不曾给大唐缴纳赋税,也不曾听从大唐的调遣,反倒是大唐为了抑制吐蕃的扩张,每年都拨付大量的粮秣辎重以商队的名义救济吐谷浑,那数量虽不算多,可对于困难重重的吐谷浑来说,却无疑是根难得的救命稻草,此时李贞一开口就是再加三成,毫无疑问,其中的吸引力对于慕容忠来说是大得难以想象的,更何况允许吐谷浑商队享有在整个西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