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七百三十节 国情咨文(1)

第七百三十节 国情咨文(1)(2 / 7)

士们的力量。教育和培养一批有知识和学问的高素质官员。

但很可惜,因为太常的选拔非常严格。

完全就是冲着万里挑一,甚至是十万里挑一的标准去选人的。

相貌、家世、人品、道德和素养,全部都要是万中无一的君子。

过去二三十年,前后总共只选拔了不过两三百名博士子弟。

平均每个博士名下几个人……

这就造成可怕的景象。

博士官们固然是很用心的教导自己的弟子,恨不得将生平所学完全传授,而弟子们也确实很用心在学习。

然而。教着教着。这些博士子弟,就慢慢的向学者方向转变了。

他们学有所成后,也不愿意当官了。

觉得官场太浑浊,我辈士人,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如归去。

这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在曾经的历史上,困扰了汉室刘家几十年,直到宣帝时期才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博士子弟数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彻现在搞的太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变相的扩大招生规模。

诸博士的子弟,一下子就从平均每人两三个猛增到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上百个的规模。

这就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假如只是几个弟子,那博士自然会用心教导。

而且因为过去的博士弟子,都是太常优中选优,选了再选,直到所有方面都完全符合君子这个词语的定义时才推荐给博士。

所以,博士们对自己的弟子也非常满意,视为衣钵传人。

如今,这弟子一下子滚雪球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博士们本来就年纪很大了。

哪怕是最年轻的六百石博士,也是起码五十岁以上的长者。

他们完全没有精力去悉心教导每一个弟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