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二十六节 选秀(1)

第三百二十六节 选秀(1)(9 / 11)

刘濞虽然很厉害。但却还是不如项羽,连项羽都约束不住楚人在失败后必然出现的思乡情绪。他就更不可能了。

刘彻估计,此时,恐怕吴军的中坚主力,上上下下,都开始思念故乡了。

既然刘濞败亡已经注定了,刘彻就不再关注这些事情。

他最近忙的很。

既要管种田攀科技,还被皇帝老爹拉去当了壮丁,与少府兰台的尚书们研究着吴楚之乱后的藩国政策。

什么叫过河拆桥?

什么叫翻脸不认人?

老刘家充分的诠释了这两句话!

刘濞还没授首呢,刘彻在与兰台的尚书们研究藩国政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讨论,怎么削弱诸侯王的权柄,防止再有人叛乱了。

政策很清楚。

只等吴王脑袋被送到长安,狭此大胜余威。

兰台的尚书们提出了许多限制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诸侯王从此不可再任命千石以上的官员,不可在任命和掌控郡兵,除了王宫卫队外,其他一切兵权收归中央。

这些限制与前世相比,相对轻了一些,链子没有那么紧,保留了不少本该本撤销的特权。

刘彻既然参与了进去,自然,也趁机塞了些私货进去。

譬如说,全面推行推恩令等等。

这些建议,兰台尚书们自然不敢反对,于是也写进了给天子的奏疏中。

此刻,刘彻正走在长乐宫的走廊中。

俪寄攻下淮泗口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整个关中的紧张气氛顿时就一扫而空。

宫廷之中也恢复了歌舞宴会。

这一次来长乐宫,刘彻是奉了窦太后的懿旨来的。

按照老太后的说法是,太子已经立了差不多半年了,是到了广纳秀女,充实后宫,早日为刘家开枝散叶,生下一个龙孙的时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