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两百八十九节 刘启教子

第两百八十九节 刘启教子(7 / 11)

因。各自又后退一步,各自有着顾忌。

作为已知世界最大的两个大块头。

匈奴人知道,他们很难打赢汉室,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汉室军备越发齐整,骑兵部队也开始成型。真要拉开架势,想重演一次白登山几乎不可能。

而汉室也很清楚,自己的力量防守有足,反击不够。

就现在那点骑兵,依托坚城要塞,内线作战,在步兵的配合下,还能跟匈奴有来有往。

但一旦到了草原上,就抓瞎了。

故此,在这种相互顾忌,相互忌惮之下,未来汉匈居然保持了长达十几年的和平稳定期。

两国甚至秋毫无犯,各玩各的,直到马邑之谋后,这个局面才被打破。

是以,在实际上,汉匈往来,远超后世想象。

即以刘彻前世所闻,至少,两国保持每年互派使者问好和一定程度的经济贸易交流。

甚至,一度匈奴人向汉室出口了大量的奴隶。

而匈奴想不到的是,就是他们出口的那些奴隶,最后成了匈奴帝国的掘墓人。

那些被卖到汉地的奴隶,大部分是月氏、东胡以及其他战败在匈奴手下的部落和国家的战俘。

这些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胜在清楚匈奴地形地貌,知道哪里能找到水源,哪里有山,哪里有河。

后来小猪首次出塞的军队,基本上都是由这些人担任的向导。

不然,大军出塞却摸不清方向,各种迷路和失去目标的事情岂不是会层出不穷?

“多谢汉朝太子,臣为吾主奔波,不苦!”韩剧起身面无表情的道。

“韩使果然忠信!”刘彻笑着点点头。

他这话听在韩剧耳中,相当的舒坦,韩剧甚至连刘彻是在嘲讽他都不知道。

原因很简单,此时根本没什么正宗的民族主义,更别说什么国别认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