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为宣布举行恩科时已经是年初,故而大比推迟到了七月举行。
对于全天下的读书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要知道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能够登科皇榜,入朝为官。
但三年一次的大比总共也就三百个进士名额。
全天下的读书人分三百个名额,考不上的只能再等三年。
三年三年复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可以挥霍等待?
但恩科打破了这种变态的常规,给了未中进士的举人一个全新的机会。
人的**都是无止境的。
方开始读书的时候目标也就是中个秀才,被人称一声相公。
等到做了生员,便想着秋闱时能够一鸣惊人,中举为士。
等到一只脚迈进了士绅圈子,便又想着一定要中进士参加琼林宴风光一把。
中了进士又想庶吉士,又想翰林,又想六部京官,到头来内阁之争又是腥风血雨......
这一路真是荆棘泥泞,真正能够走到头的一共也没有几人。
不过这不妨碍读书人怀有梦想。
没有梦想的读书人和咸鱼有什么分别,人终归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六月底,两京十三省的举人都聚集在京师,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会试。
他们按照来自的布政司分别聚居在各自会馆之中。
譬如浙省的举人和苏州的举人分别住在各自会馆。两省都是科举大省,这种时候一定要为家乡争一口气。
当然,除了苏州和浙省的考生,实力最强的要数江西的考生了。
而这之中,当属吉安的考生最为变态。
在余姚二谢崛起之前,江西吉安的学霸们几乎垄断了科考,一小半的进士都出自此处。
后来二谢崛起,在浙省带起了一股勤勉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