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新政大获成功,自然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他王守仁和谢慎都会名垂千古。
而一旦新政失败,反对者就会一齐跳出来给推行新政的人炮制罗列出一堆的罪名。
政治从来就是如此。
在这个游戏中没有对错,只有胜负。
从府衙出来后王守仁直接回到县衙。赵知府那里打过招唿他便放心了。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倒没必要抠到细微,顺其自然就好。
来到后衙书房,王守仁提笔研墨写了一封长信。
信是写给谢慎的,将他抵达华亭县后的主要举措一一说明,并询问了谢慎的意见。
虽然信件往来京师松江少说也得一个月,但沟通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在推行新政这种事情上,王守仁可不敢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毕竟四明身居高位,站高望远让他来把关才是合适。
写罢后,王守仁又仔细看了一遍,确认就是他想表达的意思后遂长出了口气。
写好之后他将信装好交给了一名亲随,并嘱咐他即刻出发前往京师,亲手把信交给内阁大学士谢慎。
这个新政不是四明一人的,也不是他王守仁一人的,而是天下有志于改革大明弊政的仁人志士的,是属于天下人的。
《礼记》中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王守仁必须把这个差事办好,他没有退路。
一旦华亭的新政施行出了问题,肯定会被反对者揪住不放大肆抨击,再想要根除大明朝的痼疾就十分困难了。
他二人一人在内一人在外,齐心协力倒未必没有机会和这些缙绅官僚扳扳手腕。
有些事情只有做过了才不会后悔,尤其是在大明朝如今看似繁荣实则暮气沉沉的情况下。
他知道他这个钦差也是四明竭力争取来的。那衮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