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像其他那些人那样,短暂的辉煌之后,从哪里来又回了哪里去。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目前这种好莱坞做主导、其他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电影格局不会变。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好莱坞的片子看看就会腻了,不会的。”李安维护起好莱坞电影可谓不遗余力,“好莱坞的市场份额未来十年只会越来越大,想要将好莱坞的电影彻底击退是不可能的。”
欧洲大陆的记者很不屑于这样的回答,但来自中国的记者很给李安面子,适时的问道。“李先生,为什么你拍摄的影片能轻易让美国市场和观众接受?”
奥斯卡和北美电影市场,那是太平洋对岸的电影从业者和娱乐媒体最热衷的话题。
“我走访过美国七大电影公司,到哪里我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做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长驱直入?”
虽然是个标准的香蕉人,但李安的回答很有诚意,“我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他们说其实拍片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有美国特色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不认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观点。”
“而我们呢?”他露出了几分无奈的笑容,“很多人一直在强调电影要拍出民族特色,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差异,却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现象。不是说我们不要民族特色。而是不能为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那样拍出的电影就像实验片一样,再受关注也只可能是小众电影。”
作为评委会的主席,瑞恩面对诸多采访的媒体。做了最后的总结。
“今年的参赛影片平均水平比较高,大多数影片都兼具艺术感和大众性,这次获得主要奖项的影片《断背山》《青红》《破碎之花》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等都是如此。最后不得不有所取舍。”
接着,他说起了评委团队,“虽然九个评委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的评审团队一直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