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祭天祈福,是为社稷着想,所以要在社稷坛主持祭天之事。
萧布衣本对此一无所知,好在太常少卿万通达明白一切,他只要吩咐下去,自己负责监督即可。望着高大地祭台。萧布衣心中突然涌起奇怪地感觉,他想起了洛水的无遮大会!
那时候是他和樊子盖主持,他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结果是杨广遇刺。假陈宣华身死,裴茗翠也因此获罪,贬往江南。自此大隋一蹶不振,如今樊子盖已死,社稷坛周围乐声低沉。满是凄凉。
这次社稷坛四角分列僧、尼、道士、女冠四种人念佛诵经,循旧法行事。这些人都是道训坊之人,由万通达来挑选,都是以往宫中祭祀常备之人。
社稷坛东南角是京都的乐师,这时候鼓乐响起,让人心情宁静。乐师之外才是卫府地精兵,分四角把守,乐师正前却有口黄钟高悬,庄严肃穆。
乐声弥漫,悲凉的感觉愈的强烈。萧布衣轻轻的摸了下腰间地单刀。却是放松了精神,这时候黄钟突然一声大鸣,刹那间,万籁俱静。
乐声,诵经声全部不见,所以人不约而同地向紫微城的方向望过去。
越王身着素衣,长披肩。远远沿着红毯赤足行来。神色庄严。他身边有一和尚跟从,亦是赤足。身体瘦弱,却是蕴含着难言地力量。萧布衣望着道信,眼中闪过古怪之意。
越王之后,跟随着东都的文武百官,皇甫无逸赫然在列,这时候的他甲胄在身,雄壮威武,亦是表情肃穆。目光不经意地从萧布衣身上掠过,萧布衣亦在凝望着他,二人目光相遇,转瞬分开,只是其中却有光芒闪耀。
越王赤足前行,很快到了祭台之下,早有宫人宫女两列相迎,群臣却是分列祭台两边,越王目光从萧布衣、皇甫无逸身上掠过,最终落在道信身上,轻声道:“大师先请。”道信点头,也不推托,缓步向高台行了去。越王望着他地背影,终于跟随上前,乐声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