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第二匈牙利钢琴狂想曲》,更是他的拿手作品之
李云迪的演奏风格细腻而精致,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斯特的钢琴曲目大都以高的炫技、强烈的音响、磅礴的气势而著称,这似乎与孙颖迪的演奏风格是相左的,但李云迪接下来的演奏,却给了所有人一股不一样的感受。
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作于1847年。这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这种舞曲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苏”,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里斯”,意思是“新鲜”,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是李斯特的音乐会必演的曲目之一。
孙颖迪光洁而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琴键,轻轻**了一个度缓慢,节奏自由,并带装饰音,沉着有力的引子。那种轻柔的感觉,如同母亲的抚过婴儿的皮肤般,是那么小心翼翼地。
“这孩子好细腻的触键!”,许多评委的心里都浮现出了这样一种感觉,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孙颖迪的演奏,但这次的演奏仍然带给了他们美妙的视觉享受。孙颖迪的双手与琴键是那么契合,仿佛水乳交融一般,从指尖中流泄出的音乐,将人们带到了那种悠闲美丽的民间生活画面。
接着,随着孙颖迪的双手在中音区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音乐进入性格豪放的“拉苏”第一部分,左手弹奏出了滞缓的节奏,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孙颖迪那张书生气质的脸上,也露出了愤怒的神情,嘴里不时说着些什么,像是对不幸的哀痛和控诉,而在这有些悲愤的旋律中,却依然显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
第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音乐转入一个舞曲性旋律,孙颖迪的双手一改之前的滞缓,弹奏出了一段快跳跃的旋律、匀称而规整的节奏,充满了动力性,随后,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