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部,只顾着吃喝玩乐,等唐军换过起来,就轮到起义军遭殃了。后来的事实表明,张惠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在长安享乐了两年以后,起义军终于是灰溜溜的滚出了长安。
说实际的,眼下宣武军和鹰扬军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是友是敌,都存在太多的变数。即使刘鼎和朱温有灭门深仇,但是如果朱温真的公开投诚刘鼎,愿意为刘鼎效力的话,刘鼎看到昔日一干兄弟的份上,看在宣武军数万将士的面子上,也不能真的将朱温给剁碎了,否则葛从周等人也会对自己寒心。为了争取到更多的人才,他甚至还要给朱温一个较大的官职,保留他现在所获得的一切,让他继续带兵打仗,以此换取鹰扬军的名声,还有政治资本。
确切一点来说,朱温如果想和刘鼎争夺天下,如果失败,肯定死无葬身之地,若是他改弦更张,主动投靠到刘鼎的麾下,在装模作样的忏悔一下自己的罪过,则一切灾难都可以化解。正是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忍让乃是朱温更稳妥的出路。
张惠正是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希望朱温和刘鼎顽抗到底。她内心非常清楚,只要朱温不想当皇帝,投靠在刘鼎的麾下,凭借他拉拢起来的数万宣武军,日后绝对少不了功名富贵,以他的能力,如果继续为刘鼎效力,凭战功获得高官厚禄,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以前的旧账,为了一统天下的目标,刘鼎也绝对不会追究。然而,朱温目前的做法,让她感觉到很不安,朱温目前显然是选择了对抗,选择了最危险的道路。
对于鹰扬军来说,如果朱温能够主动投降,自然是最欢迎不过,鹰扬军和宣武军合并,势力剧增,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然而,从刘鼎个人的角度来讲,他并不希望朱温主动投靠自己,因为那样自己就少了杀他的借口。想办法杀掉朱温,去掉这个仇人加祸害,同时将宣武军的大部分兵力争取过来,增强鹰扬军的实力,这才是刘鼎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