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的身上,不少的鹰扬军将士都变成了浑身雪白的雪人。幸好鱼多均从后方送来了大量的棉衣,每个鹰扬军将士都可以穿着棉衣御寒。但是棉衣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不能和盔甲同时穿戴,既然选择了棉衣,就必须将冷冰冰的盔甲暂时解下来。这对于战士们来说,的确是两难的选择。
当然,相对于寿州城内的淮西军来说,鹰扬军的棉衣简直是奢侈的。逃入寿州的淮西军,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人员有棉衣御寒,为了烧火取暖,他们将寿州所有可以燃烧的东西,都全部燃烧殆尽。即使是大白天,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淮西军在烤火,一堆堆的火堆,暂时给他们提供了温暖。但是当城内的木头干草都燃烧殆尽,他们就只能竖着当冰棍了。
寿州淮西军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后果,于是他们试探性的派出了突围部队,寻找鹰扬军包围圈的弱点,试图突围。鹰扬军当然不甘示弱,立刻展开反击,在所有的地段上,都将淮西军给顶了回去。从早上开始,双方就展开了突围和反突围作战,战况曾经一度白热化,尤其是最南方的位置。
在寿州正南方的包围圈上,鹰扬军精心搭建了十几个箭楼,这些居高临下的箭楼,对淮西军构成很大的威胁。和普通的箭楼不同,这是箭楼不是空心的,而是用水泥墩堆磊起的实心垛子。尽管水泥里面用的是毛竹,却也是最原始的钢筋混凝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箭楼就是永久性防御工事,即使淮西军出动投石机,也无法将这些水泥铸就的箭楼砸毁。
箭楼的上面,是相当宽敞的环形护栏,总共可以同时容下三十六枚弓箭手。这些弓箭手成半圆形站在上面,对前进的淮西军不断的放箭。上面还安装有两台的小型弩机,可以居高临下的对淮西军进行遏制性打击。当然,由于弩机的射速还是比较慢,大部分的箭镞,都来自上面的弓箭手。
鹰扬军的弓箭手累了以后,分批轮换,始终保持在上面对付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