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襄州的联系是不会被切断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安仁义没有主动派人向襄州汇报情况,或许是安仁义忘记了,或许是安仁义觉得没有必要。事实上,前者是不可能出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后者:安仁义不想向襄州天天汇报。换句话来说,在安仁义的眼中,他马殷的地位并不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襄州淮西军,来源非常的复杂,除了马殷自己带出来的少量部队之外,其余大部份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南到荆州,北到邓州,东到颖州,西到金州,全部都有,还有大量慕名前来的马贼。正规军绝大多数都来自荆州,是马殷用襄州的美女和秦宗言交换过来的,其余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寿州、申州等地,这种临时凑合到一起的部队,想要形成战斗力,其难度可想而知。
尤其是军官和士兵不是同一个地方来的,很容易出现问题。淮西军和别的军队不太一样,在军队内部实行的还是类似于宗教式的管理,小帅下面就是各个堂主、坛主之类的,他们是可以自由扩军的,只要抓到活人,他们就可以增加自己属下的人数。所以,往往每个堂主、坛主下面的人数都很多,可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却没有多少。马殷接管这些部队以后,头件事情就是剔除那些老弱病残,只留下精壮的人员,结果经过精简以后,他愕然发现,精简后的部队人数,只有精简前的三成还不到,这个比例也太让人吃惊了。
幸好,东面的隋州没有出现问题,使得马殷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的统合这些队伍,慢慢的在这些乌合之众里面建立自己的威信。襄州当地的民众精壮,也都被马殷集合起来了,强行编入淮西军里面。但是,他们只能依靠城墙作战,是万万不能进行野战的,否则,很容易在一场战斗以后就全部溃散了。
当时临时委派段玉到隋州去,也是个无奈之举,段玉虽然年轻,可是在邓州还是有些出色表现的,毕竟能够控制住场面,不像荆州的淮西军本事没有,脾气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