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移河西节度使治沙州。沙州和内地的交通被阻绝,但沙州人民仍坚守其地,直到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才投降,从此沙州被吐蕃贵族统治六十余年。吐蕃人在庞右道欺压汉人,让汉人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以为汉人是懦弱的,以为汉人是不敢起来反抗的,那时候的吐蕃人,在庞右道过的乃是神仙日子,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非常厉害。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汉族人民趁吐蕃势力衰弱时,在张议潮的领导下举行起义,赶走吐蕃镇将,并遣使取道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东南缘)上表唐朝,报告沙州的归复。接着,张议潮又遣兄张议潭携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一州的地图﹑户籍奉献给朝廷,这表明河西地区又重为唐有。大中五年朝廷才得到表奏,决定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咸通初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将这里作为归义军的核心统治区。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议潮入朝长安,行前命其侄张淮深主持归义军军政事务,其时吐蕃势力逐渐衰微,回鹘势力暴涨,张淮深继续抗击回鹘的骚扰。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归义军辖区的安定,可是,随着张义潮的入朝,最终被朝廷羁押不能返回,归义军的实力就每况愈下,而且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自从张义潮走了以后,回鹘人就加紧了反扑和渗透,最终控制了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区域,就连归义军的核心控制区凉州,也被回鹘人渗透。如果说张义潮在的时候,河西走廊是归义军做主,那么在张义潮被朝廷羁押以后,河西走廊就是回鹘人做主了。
至于朝廷为什么要羁押张义潮,这是老问题了,明眼人都明白,就不解说了,董立国也是因此而心灰意冷,最终离开了河西走廊,迁居内地。昔日的战火纷飞,已经渐渐的成为往事,那一段段的惨叫和呻吟,也只有梦中才能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