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话的胖子居然就是卜已,青州黄巾的首领。管亥本就是他的部下,在那位“马帅”看来,卜已现在说的话根本就是在替部下帮腔。
卜已面上一沉,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似乎并不想跟“马帅”当场闹翻。
能有如此声势地位的“马帅”,当然就是马元义!
杜远终抬起头来,神色间是一股说不尽地悲怆,“你们可以不信我,对于管将军和卜统领的指责我无法辩驳,只想说一句:到现在为止,我杜远从来没有想过背叛黄巾!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大贤良师!”
在座的众人皆是一阵默然,包括管亥和卜已。杜远讲这话时的慷慨激昂显然不象是在惺惺作态,言语间的悲壮沉痛,使得众人不由得重新均在暗想:这杜远看来被冤枉了。
杜远讲这话时也确是出于一片本心,但这位“老实孩子”还是玩了把文字游戏,没有“想过”并不代表没有“做过”。
虽然在凤翔镇之时,杜远被阿牛玩得团团转,迫于无奈之下甚至不得不与凤翔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严格地讲,某些合作实际上已经损害了黄巾的利益,但杜远在那样的情况下,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即便是与阿牛有某种程度的合作,杜远也从来没有主动出卖过黄巾,作出对黄巾、对张角不利的事情来。现在之所以一直劝阻黄巾军对凤翔的报复,实际上是因为杜远深知凤翔的可怕,不希望黄巾军再次在凤翔这块硬骨头面前折戟沉沙。
马元义之所以保杜远,除了因为知道杜远一向是张角手下亲近之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位黄巾军中的重要人物来到青州后,暗中与卜已的权力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杜远同样是“外来人口”,显然比较容易成为自己的帮手。
黄巾军组织松散,向来是以张角马首是瞻。现在张角已死,黄巾军更是群龙无首,马元义地位虽然远高于卜已,但要从卜已手中夺走权力,显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