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坦的坚强后盾。
现在,姆哈马德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出口粮食。
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感觉到一阵失落,西方不是不卖给他粮食,关键他是一直在赊账,赊到了人家不卖给他了,想要买,得先吧以前的窟窿填上。所以,他只能从别的国家想办法。
“贵国有很多良田,怎么会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啊?”姆哈马德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姆哈马德当然知道,集体化农庄的管理,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丰收,歉收,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他们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不高。
不干活。混着,照样是一天。谁还愿意干活儿?人都是有惰性的,大锅饭的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根本就无法在实践中展开。华夏不就是这样吗?当重新承包到户了之后,当年粮食产量就丰收,百姓家家户户就都有余粮了。
“这是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戈尔巴乔夫说道:“我也希望我们可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啊。”
在没有上位之前,戈尔巴乔夫就是主管农业的,被安德罗波夫看重,但是现在,当他真的开始的时候,才发现了改革何其困难!
“我建议,贵方可以到华夏去看看,华夏是个人口大国,他们现在通过改革开放,可以完美地解决粮食问题,而且,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了飞速发展。”姆哈马德说道。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就是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开始的,可惜,那时已经是89年的事情了。戈尔巴乔夫访问了华夏,成为自59年以来第一名访问华夏的苏联领导人。
现在,时间才86年,姆哈马德趁着这个机会,该推动的时候,就可以推动一下,这样,对华夏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直以来,华夏最大的威胁,就是北部的苏联,从外蒙古,苏联人的装甲集群,可以两天就开动到北京来。所以,华夏的大部分的军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