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江南地,曾经孕育出英豪无数,项梁、项羽、英布一个个名字响彻时空,而今,年轻的桓楚将承担起重任,新生的江东军远赴西方,他们将用热血与勇敢,来为江东这片土地赢得新的荣誉。
想要在征西战事中赢得尊严与光荣的,自然不会只有桓楚的这一支军,来自幽燕的铁骑,岭南、巴蜀的将士,也同样拥有自己的信仰。
——。
浩浩荡荡的秦国西征大军从长安出发,一路唱着战歌,踏着齐整有力的步伐,向着西域以西的广阔地方而去。
神武大帝李原带兵亲征,直接归于统御的兵马达到十万之众,燕王韩信为北路军副帅,率领北线秦军约六万众沿着翰难河、阿尔泰山、北海一线进攻,同时,在同盟军方面,已经在联军统帅位置上稳稳坐了有九年时间的李仲翔为南路军副帅,辖部众约五万人,西域各国这次不再迟疑,纷纷派出自己的精锐兵士。
各部秦军,加起来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一万,这个数字可是实打实的数目,而不是如历史上那种吹牛的百万之数。
秦国国内。
太子李烨监国,丞相陈平、御史汲黯为左右手辅助,与陈平的老谋深算相比,汲黯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李政被罢免之后,曾经在秦国政坛昙花一现的汲黯出人意料的被李原从江东召回,在短暂的适应期后,李原即将御史台的一应事务交给了汲黯处理。除了这两个重要官员之外,一批更有活力更有朝气的年轻官员也得到提拔,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在秦国的政治版图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军事层面,留守国内的将领主要以年纪较大、为人持重的将领为主,钟离昧、王尚、苏角等人虽然进取心不强,但经验丰富,由他们来主持大局,应对如扶桑、夷州这样的小的边境地区的冲突,应当没有太大的问题,至于在苏角等人去世之后,秦国的未来边境由谁来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