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项氏一族的执掌者,经历过人生最为辉煌的一段,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但在面对家族和国家的利益选择面前,他却没有能分清楚轻重,他的固执与狭隘,最终让楚国走向了衰亡。
在迅速的平定了江北之后,李原一声令下,以蒋渝、丁公、周殷等部为先驱,渡江追击逃亡的项庄残部,江东是项氏的大本营,如果不拿下这里,项楚的余逆在项庄的鼓动下,极有可能再次作乱。
蒋渝为人持重,在秦军将领之中,从不主动揽事,也不显山露水,但在关健时候却是最值得信任的一个。
要不然,李原也不会坚持把镇守三川郡、防范楚军西进的重任交付于他,要知道在蒋渝驻扎于三川一带的二年里,项羽不是不想进攻秦国,而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换句话说,蒋渝这种敌动我就不动的策略,让项羽空有余力而无从下口。
丁公、周殷俱是楚国降将,这两个人从忠诚度上来讲,比不上季布、钟离昧,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动摇不定,才让李原坚定了用他们追剿项庄的信心。
叛将者。
最不希望听到的,就是前雇主发出威胁的声音,丁公已经举起屠刀杀了项佗,他的双手沾满了项氏的血,这个时候,应当没有谁比丁公更想斩草除根了。至于周殷,这个在鸿沟之战中表现低劣的前楚国大司马,就是江东人氏,对于江东一带的情况,他可以说了如直掌。
在调度安排了追击项楚余逆的人选后,李原没有在彭城多作停留,他的车驾一路随同韩信军在彭城附近迂回了一圈后,经济水、齐鲁然后抵达东海之滨的大河入海口。
李原这一次北上,主要是为了安抚韩信,并且安顿那些受了鼓惑参加秦军的齐地青壮,这些精力无处发泄的青壮如果处置不当,将给秦国在齐地的治理带来诸多的麻烦。
韩信在占领了楚国北境之后,有意无意的多次向李原暗示,自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