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必然溃败。”吴三桂不甘心,他很清楚,如果此时撤退,那极可能变成一场大溃败。到时,能带回多少兵马,都难说。
“别傻了。”祖大寿喝声道,“现在这局面,别说十二万,就是二十四万,我们都打不赢了。马科已经败了,刘肇基也败了,王朴那边还没消息,但以这家伙的品性,只怕会第一时间逃跑。就靠我们宁锦两镇兵马,如何挡的住这些挡子?若是炮还在,说不定不家机会,可现在炮都落入鞑子之手了,咱们拿什么跟鞑子拼?”
“听我一句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这里还拼什么,多想想以后,若是我们能带着兵马撤回去,哪怕是只保住宁锦精锐,到时也还能保住地位不失,不被朝廷追究。若是我们真在这里跟鞑子拼光了,那时真的一切休矣。没有了兵马,你拼的再勇敢,也会被问罪。”
祖大寿自当年袁崇焕被杀后,就一直对朝廷始终提防着,平时都不离军营。他深深明白,当年皇帝杀了袁崇焕,却不追究他,皆只因为他们祖家是辽西将门,对辽兵影响极大。关外战事的紧张,使得皇上需要他而已。
可如果手上没了兵,那皇上岂还会容他们。
至于说跟鞑子拼,祖大寿根本不相信能拼的过,也不愿意拼。处于顺风局势之时,宁锦兵马还能凭着一腔热血奋战。可现在这局势,还怎么打?
战场局势瞬息变幻,证实了祖大寿的话语。
在多尔衮率两万劲旅自广宁一路杀到后,战场上刚刚还在与鞑子英勇对拼的宁锦战士,立马就开始动摇了,战场上很快出现了后退的明军,接着整个战场的明军都在开始撤退,很快撤退变成了逃跑。
“大势已去,跑吧!”祖大寿长叹一声,也开始策马转身而逃。
吴三桂望着崩溃的战场,痛心不已,一世英名尽丧于此。他很想冲上去,与鞑子死战到底,可最终,他也长叹了一声,调转马头跟着舅父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