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议改革军制事!”
茹瑺的最后一句话像一个发起行动的信号弹,正式点燃了歼党与清流之间的朝争。
满朝文武尽皆震惊哗然。
高高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炆也被吓住了,他一直都知道萧凡有改革军制的想法,朱允炆内心虽然支持,但无奈朝中顽固守旧的大臣太多,可以预见反对的声音也会很大,身为大明天子,朱允炆苦于登基不到一年,朝中根基不稳,这个时候他只能做出一碗水端平的姿态,维持表面上的不偏不倚,不便公开赞同萧凡的意见。
不过朱允炆也满心期待着萧凡会如何化解朝臣的反对,将他的改革主张顺利推行下去。
以萧凡神鬼莫测的行事作风,谁也不知道他会怎样开始这场看起来千辛万难,阻力重重的改革。
朱允炆没想到,萧凡竟然以这种开场白,拉开了军制改革的序幕。
接下来,萧凡又会怎么做呢?清流不会坐视情势这样发展下去,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想想都能明白,军制改革的后果必然会令朝堂重文轻武的传统发生改变,武将们的地位将会大大提高,与此相反,文臣们的地位便会慢慢下降。
一块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武将们多吃了一口,文臣们势必只能少吃一口,改革军制之说,等于是在向文臣集团的利益公开宣战了,朝中诸臣皆是寒窗苦读的科举文人出身,怎能由得自己好不容易积攒多年的利益被那些粗鄙武将抢去?
此刻朱允炆心中复杂无比,既期待着萧凡的下一步动作,又隐隐对改革军制之事产生了疑虑,他已长大,已懂得读力思考,懂得客观公正的看待国事政务。站在一个没有多少阅历的年轻皇帝立场上,他对萧凡的改革委实信心不太大。
然而他也明白如今朝廷已是内忧外患,若欲扫除这些忧患,实现他打造建文盛世的抱负,改革军制是必须要做的。
抬眼飞快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