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密令的北平将士们尽皆哑口不言,无论萧凡在军中如何亲切谦逊,也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燕军让萧凡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
萧凡也不以为忤,这个结果原本在意料之中,若是他们真的竹筒倒豆子一般问什么就说什么,那才叫有鬼。
仪仗出城又回城,没有人发现,三千仪仗亲军里,不知不觉少了百多人,全是在仪仗通过人潮最拥挤的街市时,百多名亲军悄悄隐没在看热闹的百姓中,换上了百姓的便装,然后低调悠闲的慢慢踱出了城门,各自四散消失在城外的村庄,农田和草丛中。
萧凡坐在车驾内,透过马车的后窗看到锦衣卫属下悄悄融入了百姓中,萧凡放下帘子,嘴角勾出一抹莫测的笑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网已经撒出去了,能不能捞到大鱼,就要看属下的本事了,萧凡对他们很有信心。
****************************************************傍晚时分,戒台寺来了一位挑着瓜果蔬菜的贩子,贩子戴着斗笠,将整张脸遮得严严实实,就这样当着燕王府侍卫们的面,大摇大摆将担子挑进了戒台寺的后厨。
入了后厨,贩子不敢耽搁,急忙扔下担子便快步往寺后的钦差行辕走去。
行辕的侧门,早有萧凡的亲军等候,见贩子来了,朝他点点头,也不说话,挥手便将他领进了侧门,带到了萧凡面前。
“小人王贵,给萧指挥使磕头了。”贩子揭下了斗笠,纳头便拜。
萧凡皱着眉,道:“王贵?陈家商号的王贵?”
王贵抬起头,露出一脸讨好的笑,弓着身子道:“萧大人好记姓,小人能被您这样的贵人记住,实在是小人祖坟冒了青烟。”
萧凡顿时沉下脸,冷冷道:“本官记姓好,但是,王贵,你的记姓好象很不好啊!你难道忘记我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