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开国猛将元勋,这些年来被朕杀的杀,赐死的赐死,为何朕却偏偏留下了耿炳文一命,不但没动他,反而放心的让他领军?”
“孙儿愚钝,委实不知。”
朱元璋似苦涩又似无奈的叹道:“朕不杀耿炳文,其奥秘便在耿炳文的爵号之中……”
“长兴侯?”
“对,长兴,朕当年与陈友谅,张士诚争夺江山,征伐四方,命耿炳文驻守长兴城,抵御张士诚的进攻,耿炳文不负朕之期望,一守便是十年,长兴城在他的防御下固若金汤,纹丝不动,极大的牵制了张士诚的兵力,给朕争取了时间和战机,朕能夺下这座江山,耿炳文驻守长兴,功不可没……”
“如此说来,皇祖父封他为长兴侯,却是实至名归了。”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道:“朕开国三十年,麾下曾经猛将如云,比耿炳文强的将领多不胜数,那些有本事有能力的将领被朕寻了由头杀得干干净净,惟独却留下了耿炳文一命,说到底,也是耿炳文他救了自己一命,孙儿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朱允炆想了想,似有所悟:“因为耿炳文的长处在于防守,并不在进攻,擅长进攻的将领对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是有威胁的,万一他们有异心,攻城掠地将战无不胜,必成大患,而擅长防守的将领则不怕他有异心,他再强大,所守无非一城一池之地,所患不大。”
朱元璋点头笑道:“不错,看来你已懂了朕的用意,耿炳文可用,但他只能用来防守城池,不能用来进攻敌人,扫除北元之事,靠耿炳文是绝对不行的,他没那本事。”
“那……怎么办呢?”朱允炆烦恼道。
朱元璋叹息道:“暂时先把燕王留在京师吧,朕慢慢想一个稳妥的法子解决藩王之策的弊端……”
祖孙交谈良久,朱允炆便起身告退。
临出门的时候,朱元璋忽然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