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问曹丕,而是去问了曹昂——理所当然的,曹昂是长子。又为明定继承人,还是清河长公主(当然那时候尚无公主之号)的同母胞兄,必然要询问他的意见啊,曹丕算老几——曹昂同样不赞成这桩婚事,但他的理由又跟历史上的曹丕不同:“丁正礼文过其实。巧佞之尤,安可为吾妹婿耶?”您别读了他的文章就相中了这个人,我了解他,那家伙心术不正,浪荡无行,绝不能够把妹妹嫁给这种货色!
不过曹昂倒是并没有推荐夏侯楙,那还是曹丕跟夏侯楙交好,主动向曹操推荐的。曹操再问曹昂。曹昂这回没有表示反对——倒不是他瞧好夏侯楙,而是对那家伙不大了解,加上夏侯家族位高权重。与曹氏数为姻亲,就门户登对而言,就亲上加亲而言,那都没有理由反对啊。
所以可怜的清河长公主,最终还是落到了夏侯楙手中,即便历史改变了。她的命运也未能改变……
此事暂且不提,话说原本历史上。丁仪因为此事而深恨曹丕,就此上了曹植的贼船。然而他空有恨丕之心,却并无佐植之才,最终还是在曹丕继位后掉了脑袋。在这条时间线上,丁仪当然不恨曹丕了,却恨曹昂,并且估计是臭味相投的缘故吧,照样一转身跑去依附了曹植。
这回就是丁仪写信过来,向是复透露,说我正任刺奸掾,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貌似最近太子之事,背后黑手乃是历阳王曹冲!本人官卑职小,不敢再深究啦,你瞧瞧是不是能跟太尉透露一声儿,请他关注此事啊?
是复接到来信之后,不禁冷笑,心说太子昔年评价丁仪“文过其实,巧佞之尤”,那还真没有说错,不过此人的能力也仅“巧佞”而已,距离智慧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啊。丁仪想通过自己,把事情捅给是勋,目的有二:一是离间、疏隔是氏与曹冲的关系,二是希望是勋把事情上奏曹操,从而把曹冲彻底踢出争嗣的行列。
然而你是刺奸掾,既得情报,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