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魏文魁 > 第四章、浑人心思

第四章、浑人心思(2 / 5)

事外,曹操八成相信。

再说上卿贾文和。此人可算降将,中青年时代搅闹关西,名声也不怎么好,所以自从投曹以后,便即阖门自守,外无交游,具体工作是兢兢业业,于大政方针却几乎不发一语。贾诩求避猜忌。那是几十年如一日啊,曹操反倒对他格外放心——否则也不会在郭嘉去世后,一度把情报工作交给他负责了。

说白了。荀攸的优势是天寿将尽,贾诩的优势是缩惯了的,所以他们刻意不沾储位之争,曹操都可以理解,也能够原谅。然而是宏辅尚在盛年,曹操还想把他留给儿子的——若然不讳。能够辅佐新帝,稳定朝局。平安度过是勋昔日所云“二代瓶颈”的,只有二人堪当大任。那就是曹去疾和是宏辅,但若论影响力,曹德又比是勋差得难以道里计啊——倘若是宏辅并不看好储君,将来必生事端。其次,是宏辅从来不惮为天下先,敢负重任,偏偏碰到这件事儿却缩了,曹操真能相信吗?

故此是复以为,老爹这才真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哪,你精明了一辈子,这会儿装傻也装不象啊!

不象儿子我,天生便有装傻的潜质——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是被老爹你教出来的。你打小就三天两头长篇大论地教训我,貌似不把我当儿子、小辈,却当你折冲樽俎的对手,我顶一句,你就能翻出千百句道理来……论口才我肯定不是你的个儿啊,就连得你之“言”的秦朗秦元明也比不上,而且小孩子怎么能跟大人比道理?受过几回挫折之后,干脆,我装傻得了,不管你说什么,尽皆唯唯而已。

即便在朋友群中,在士林舆论中,是无咎智商不及乃父一半,那都是有公论的,这才是真正的天然呆保护色,我正好利用来掺和储位之争。其实今天他在众人面前提出曹彰合为天子,那真不是头脑一热的脱口而出,而是特意在试探众人,尤其试探曹子文。

主要在于,这种试探风险性很小。首先在座都是亲朋好友,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