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刘表这信是什么意思?他真的放弃襄阳了吗?“不意刘景升有此胆魄!”说着话,就把脸转过去,单盯着荀攸。
因为此前曹营中曾经研判过刘表的动向,贾诩就说啦,我要是刘表,那就放弃襄阳,收缩防线,利用江陵城防和长江天险来跟王师对战,胜算还可能大上一些。若枯守襄阳,是自蹈死地也。亡无日矣。曹操询问荀攸的意见,荀公达当即便说:“文和之言是也。然吾素知景升,必不办此。”荀攸是汉朝的老官僚了。早早便为何进所用,担任黄门侍郎,那时候刘表也才被解除了党人的禁锢,被何进征为掾属,两人多少是有些交往的。所以他说自己了解刘表,以刘表的胆魄,必定耍不出这种壮士断腕的狠招来。
等到今天收到刘表的来信,说自己真的放弃襄阳了,曹操就不禁注目荀攸。那意思:你瞧错了人吧?别太小看刘表啊!荀公达捻须不语,倒是贾诩赶紧站出来给同僚解围:“此必非景升本意。或为他人所挟也。然今不必论及于此,所急务者。实耶,诈耶?何以应对?”这是刘表的本意,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荀攸瞧人准不准,这些都不必考虑,咱们先得来研究一下是真是假,该当怎么应付吧?
荀攸点头道:“吾意非诈也。”我觉得这不是假相,一则收缩到江陵确实是一步好棋,二则想伪装也伪装不过去。他表面上把襄阳放空了,然后在城内设下埋伏?若同时守水,咱们不等渡过汉水去就能戳破他的奸谋;倘若不守,咱们大军渡过汉水,立稳脚跟以后,就算襄阳城中设有百重埋伏,那还有意义吗?
部将纷纷请令,要求当先渡河去拿下襄阳——既然荀攸都说“非诈”了,那万一失手,错在他而不在我,而若能拿下襄阳,即便只是空城一座,也算是大功一件啊!
曹操当即下令,一方面多派舟船入汉,前往襄阳侦察,同时命曹仁整备兵马,抢先渡过汉水去。果然一路畅通无阻,一日一夜后即顺利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