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魏文魁 > 第二十三章 吾舅同然

第二十三章 吾舅同然(2 / 5)

楚,宗贼并起。刘牧汉之宗室也,负天下之望。奉朝命以镇江汉,吾等从之,乃得保安乡梓。十余年间,荆州少被其兵,生民得以安居,四方贤俊莫不归附。是知荆州为汉之荆州也,刘牧为汉之纯臣也,所御荆楚,为国牧守地方也,安有割据之意?今朝廷求质不得。曹丞相乃亲率大军来伐,吾等皆为王臣,而欲抗拒王师。可乎?春秋之大义安在?以越度之,当即请公子就道,赴许入觐,并遣忠直者从之,谢罪于天子,并为刘牧辩白。如此则王师必退,地方得安,刘牧亦得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方为万全之策也!”

蒯越说那么一大套,中心思想很明确:咱们都是汉臣。不能跟汉丞相曹操打,还是早早地遣质谢罪为好啊。

要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易得士人之心——什么“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说法,多为后世抹黑,那年月认同的人还并不太多。尤其世家豪门的子弟,一心想恢复旧有秩序,则他们论及出身,亦当不失州郡,甚或可为公卿,那必定天然地倾向朝廷的代表曹操啊。只有远郡的寒门庶族,害怕秩序稳固以后,等级也随之固定,则自己再难有出头之天,那才敢起抗拒“王师”之念。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军南下,无论荆州还是江东,那些最坚定的投降派,大多为高门士人——比方说张昭、张纮,再比方说蔡瑁、蒯越,而坚决抵抗的除了一票兵头武将,就是鲁肃那类小地主。当然啦,世事无绝对,周瑜的出身也不算低,然而同样站到了主战派的行列中去,只是大致的阵营划分,应该不会有错。

刘表这个人还是有野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公然僭越天子仪仗,但他的野心还到不了并吞天下、唯我独尊的地步,光想着我辛辛苦苦稳下来的荆襄基业,最好能够传诸子孙,世代不替,一如诸侯而已。所以他始终在附曹还是反曹之间摇摆、犹豫,等到真的咽了气,小儿子刘琮继位,还没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于是被蒯越等人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