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魏文魁 > 第三章、吴中之祸

第三章、吴中之祸(2 / 5)

主出身,名气是叔父孙坚杀出来的。土地是堂弟孙策打出来的,他对家族有何功劳,乃敢觊觎孙策遗言留给孙权的产业?所以名义上江东(广义的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没啥割据政权,只有朝廷委任的三名刺史镇守,实际上还是孙权一个人说了算。

就好比荆州也一分为三。理论上刘备为沅州刺史、张绎为湘州刺史,其实还不都是刘表掌中之物?刘备直接跑益州去了,张绎死后,湘州刺史的职位还一直空着,没人搭理。

所以今天陆议前来,是打着孙权的旗号——朝廷拜孙权为讨虏将军。但是勋却不能认,他说江东之地(狭义的江东是指新的扬州),最高的统治者分明是征虏将军孙贲。你一口一个“孙将军”,我还以为是指孙贲呢。孙权名位虽尊,论官职不过会稽太守而已。他有什么资格代表整个扬州说话?

似乎早就料到了是勋会这般驳斥自己,陆议想都不想,直接反问道:“似朝廷亦天子之朝廷也,而曹丞相乃能专断之,何也?”

汉帝刘协本年已经二十四岁,早就成年了。不再是当初逃出长安时候的半大孩子,照道理就应当亲理政务。况且曹操也不是先帝遗命的辅政大臣。不过宰相而已,哪有大权一把抓把皇帝架空的道理呢?陆议的意思:我跟您谈实势。您跟我谈虚名,这有意思吗?

“我主讨虏将军乃孙氏之长,张子布、周公瑾并为故吏,皆从讨虏之命也。”

大宗、小宗,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孙羌并无建树,其弟孙坚却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那么富春孙氏的族长之位从孙羌移到孙坚手中,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后孙贲继之,但其名位不如后来居上的孙策,族长的位置再转移到孙策手里,进而传给其弟孙权,那也并不奇怪吧。

这年月族权很大,加上孙贲、孙权名位相若(都是杂号将军,孙权还比堂兄多了个县侯的爵位),身为刺史的孙贲仰身为太守的孙权马首是瞻,自在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