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迎,把许攸让入室内。随便寒暄几句,许攸就问了:“我主请成于曹公,还须侍中向朝廷进言,宽赦我主之罪。”
他不提让是勋劝说曹操答应求和,即刻退兵,光说等你们退兵返回许都以后,你得帮忙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啊——还特意不唤是勋之字,反以名爵相称——仿佛和议已是板上定钉一般。是勋不动声色地答道:“若我主许成,勋自然为幽州太平而上奏天子,请赦袁将军。然而我主未必许成……”你就别绕圈子了,你的来意我都明白,你打算怎么说服我,拿出点儿实际的来吧。
许攸左右瞧瞧,却不说话。此时室内并非只有他和是勋而已,是勋还叫了诸葛亮、郭淮二人相陪,也都跟许攸简单介绍过了。是勋的意思,我门客也不少了,但大多派不上什么用场,而就算能够派上用场(比方说董蒙),亦已成型,难以再教,只有这俩小年轻,我得好好培养培养,异日方为不世之大才——正好让他们过来听听许攸怎么说的,增长一下见闻、经验。
许攸光斜眼不开口,那意思,请是勋摒去旁人,便好单独相谈。是勋微微而笑:“孔明、伯济,皆某心腹也,子远可放言无忌。”许攸摇头:“若待攸言辞出口,宏辅再却令客时,恐为不美。”你怎么知道我即将要说的话,这俩小子也能听呢?还是先把他们轰出去为好。
是勋心中疑惑,不知道许攸是假装神秘还是真有意料之外的言辞。有啥话连心腹门客都不能听?就算想我暗中勾连袁绍,背反曹操,那也不至于轰人啊。除非……以符命谶谣,说我篡位?
心里打了个突,但随即觉得可笑,自己未免想太多了——自己一介文吏,手下将不过三,兵就几百个,就算全中国有一千个人想要篡位,论实力自己也得排到老末。这妄想太不靠谱了,可是舍此之外,还有什么必须背着孔明、伯济,他要单独跟自己说呢?
他还在犹豫,诸葛亮先站起身来,朝是勋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