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内之锁钥。不可轻动也。”根据史书上所记载沮授、田丰给袁绍所出的招儿,要“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主要目的是为了骚扰和调动曹军,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两翼包夹,合围豫州。倘若轻易动用李通,则正中敌方下怀。李通在箕关,东可援河内,西可救河东,如猛虎在山之势。若轻易出往太行以北,反倒丧失了威慑力。此非万全之策也。
最终的决定。是遣孙汶先率两千兵马前往绛邑东面的翼城驻扎,倘若端氏危急,便可往救,倘若袁氏大军沿汾河而来,也正好北上驰援平阳。
正如二人对弈,对方突然跳出战团,于边角处设下一子,自己左瞧右瞧,上瞧下瞧,似乎都毫无意义。不应吧,又恐其真有诡谋,封堵吧,又未免受敌牵制,失了先手。这时候最佳的应对方法,就是在己方大龙与敌人闲子之间布下一子,遥为呼应,呈进可攻、退可守之势。
数日后,不出是勋所料,自家的援兵到了。
是勋自从来到河东以后,就一直在考虑,曹操为什么会派自己来镇守此郡呢?原本以为,王邑久据河东,素有贤名,虽有卫固、范先等将包藏祸心,士兵还是可以用的,但等到了河东一瞧,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武装力量极其薄弱——这他都已经写信通报给曹操知道了。
既然认定河东、琅邪为曹家势力比较薄弱的两肋,那么自当以强将镇守,琅邪有臧宣高,河东怎么也得放个李曼成啊……就算他是宏辅智比诸葛,可是基本上就没有亲自指挥过作战,曹操真就那么放心吗?即便是诸葛亮吧,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时候,也难免举措失当,导致街亭战败,被迫全军撤回的呀。天才没有经验为辅,反而容易吃瘪,曹操打老了仗的人,难道就瞧不明白这一点吗?
在是勋本人看来,河东不似琅邪,旧有大将镇守。臧宣高虽然几乎等同于客将,但一来威名素著,二来曹操也不好临时替换他,而河东的王邑,无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