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见,此时连忙欠身应是,心里都不无钦佩。毕竟,休说朝中,就是天下没有重文轻武之见的士林,也已经很少了。而离开两年多的张越再听师长教诲,更是觉得心中有了底气。
“就在两天前,英国公曾经向皇上进言,说是自古开国以武,治国以文,这是历朝历代的至理,但各朝覆灭之因,不是因为天子不掌兵,就是因为武事衰败兵败如山倒,所以建言让皇长子自小习兵事,又举了皇上为例子,请挑选各家适龄子弟伴驾。而部堂阁院的大臣们争的是能够教导皇长子,哪里愿意让勋贵子弟自小就能亲近皇嗣,因此自然是竭力反对,这也已经吵了几天了。只是事关重大,消息尚未传出来。”
尽管今天回来之后也听说了不少消息,但这事情张越还是刚刚知道,第一次听说的万世节也大吃一惊。两人对视一眼,张越就低声说:“历朝历代以来,开国多半是马背君主,之后的皇帝则多半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信的是仁义礼智信,这军权兵事自然是不甚了了。大堂伯能够建言此事,绝非是为了自己。当初太宗皇帝教导皇上,便是从练兵府军前卫开始的。”
万世节讥诮地一笑:“可是,永乐朝虽说管事的是文官,终究及不上勋贵的二十年风光。如今好容易主导朝事,又怎会放松?一旦没有兵事,勋贵很快就会高高供起来,再过上几十年,还有几个能打仗的人?等到了那时候,再从底层择选军官,这真正掌兵的人就会全部被压在底下,当初宋时可就不是如此?”
瞧见万世节从讥诮到激愤,张越只得丢过去一个眼色,这才让他闭上了嘴。这时候,杜桢方才又开口说了另一番话,讲的却是内阁几位大学士之前才分了职司。内阁虽尊,品级却是近年来刚刚上升的,所以和六部虽不差着品级,却还差影响力。为了说话更有底气,杨荣便建议各人拣最熟悉的抓着。于是,杨士奇分了礼部,杨荣分了兵部吏部,杨溥分了工部,金幼孜分了刑部,杜桢